【徐登祥】 不离不弃 让爱走下去

——八旬老人徐登祥悉心照料植物人老伴

发布日期:2022-01-05 11:09 信息来源:经开区管委会 浏览量: 【字体:  


人物简介: 徐登祥,男,汉族,1936年出生,中共党员,安瑞科小区居民。

事迹简介: 在蚌埠市经开区淮河社区中心安瑞科小区里,提起徐登祥老人,大家都竖起大拇指。86岁的他,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,九死一生,被朝鲜大妈救了一命。如今,他的老伴身患重病成了植物人,为了不给子女添负担,他又承担起照顾老伴的重任,在他的精心照料下,他的老伴许广英的已经苏醒,身体状况逐渐好转。  

正文:

抗美援朝战场上活着的“烈士”

1935年出生的徐登祥老人,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,是一位中国人民志愿军,在徐老的家中有一个精致的盒子,里面放着徐老珍爱的三件东西:中国人民志愿军胸章和两枚抗美援朝纪念章,它们是徐老九死一生的证明。1951年,16岁的徐登祥就读于蚌埠二中,时年,还未毕业的他来到长春市第三编练基地学习,隶属于装甲兵。在长春的学习结束后,徐登祥前往朝鲜修理坦克。战场上,他三次与死神插肩而过,最厉害的就是最后一次。那时,中美双方已经停战,战士们乘坐卡车回国,山路坎坷崎岖,到处都是敌机轰炸留下的弹坑。徐登祥和战友再次遭到敌机轰炸,车炸翻了,徐登祥掉进了一个巨大的弹坑里,受了重伤,昏迷过去。这时一位朝鲜的阿玛尼救了徐登祥,她发现徐登祥没死,连忙将他背回家,20多天后,徐登祥苏醒了,奇迹般的活了过来。当时,徐老所在的部队认为徐老牺牲了,把徐老当成烈士上报部队。1954年冬季,徐登祥复员了,被安排进了蚌埠压缩机总厂,当了一名工人,一干就是三十多年。

2015年,徐登祥的侄子在蚌埠二中参观历史博物馆的时候,在烈士的照片里看见了徐登祥的照片,后来经过多方证实,确定了徐登祥是活着的烈士的身份。

老伴成“植物人”不放弃

2018年6月份的一天,徐登祥老人和妻子许广英吃过午饭,像往常一样两人在家打牌,妻子起身去厕所,只听到忽咚一声,厕所里发出妻子倒地的声音,他连喊几声,妻子没有回应,徐登祥赶快拨打120急救电话,把妻子送到了当时的123医院,经医生诊断,许广英突发脑溢血,经过两次开颅手术,几经救治,命虽然保住了,但老伴没有苏醒,成了植物人,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也没好转。

医生建议徐登祥把妻子接回家治疗,正赶上之前所住的小区已拆迁,2019年后才能还原,于是把妻子临时接到医院楼下的养老院照顾,在照顾老伴期间,徐登祥自己也累到了,住进了123医院,但他还抽时间早晚过来照顾妻子,妻子许广英靠插管生存---插管呼吸---插管吃东西,就连排尿也是插管。徐登祥心疼老伴,先后将医生在她身上插的管子都取掉,由他照顾日常起居。

安瑞科小区还原后,新房等不及装修,徐登祥就将老伴接回家以方便照顾。徐登祥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,第一件事就是给妻子洗脸、换尿布。在夏天,每隔3天,就要帮老伴洗一次澡,在冬天则是半个月洗一次。老伴的早饭通常是米粉、奶粉或芝麻糊,午饭和晚饭则是汤泡饭或是面条,为了方便喂食,徐登祥还用注射器做了个工具,边喂边往嘴里注水,方便妻子下咽。有时喂快了,妻子会被呛住,食物全喷到徐登祥身上。

由于天热加上长时间躺在床上,妻子许广英的右脚脚踝处前段时间长了褥疮。徐老用双氧水和碘酒给患处消毒,妻子似乎感觉到疼痛,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,这让徐登详激动不已,有知觉了是好事,说明她还有醒过来的希望。

盼望奇迹早日出现

“你什么时候醒来开口说话啊。”每天喂她吃饭时,徐登祥都要重复这样的话语。为了唤醒老伴他特意买了一个播放机,播放老伴喜欢听得经典歌曲,每天固定时间跟老伴拉家常、呼唤她。他期待有一天奇迹会出现,期盼着妻子能早点好起来。小区里的居民得知他妻子的病情,不少人劝说徐登祥放弃治疗,但徐登祥总是一笑而过,不予理会。

为了给妻子治病,他已经花光了多年的积蓄。子女看到年迈的父亲照顾母亲这么辛苦,都劝他放弃对母亲的治疗,任凭子女如何劝说,徐登祥从来也没有放弃过。他说:“我年轻时因为之前的重伤导致身体多病,前几年我还得了脑梗,住院多次,是妻子天天陪着我到处去就诊看病照顾我,现在她生病了,哪怕我再苦再累,都不会放弃对妻子的治疗,我们要相互扶持,共同走下去”。

过了一年多,经过徐登祥精心的照料,奇迹终于出现了,他的老伴现在已经苏醒了,还可以看电视,家人和她讲话时也有回应了,他多年的照顾终于有了回报,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。他的举动感动了邻里,有知道徐老身份的人就说“以你的身份,你有困难可以去找政府,让政府帮助解决”。徐老说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共产党员,不能给政府添麻烦。徐登祥不离不弃照料着生病的老伴,为后一辈做出了孝老爱亲的榜样,令人敬佩,也让妻子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徐登祥老人“爱”的份量